放棄愛情是愛無能的表現?

本文已影響1.93W人 

週末的日子,我無處可去,讓無聊的時間把自己弄得灰暗無比,心情壞得可以殺害自己的寵物,成了一個可恥的孤獨者:

愛無能症狀:環顧方圓百里沒有發現任何讓你心動的異性或同性;再單身20年也不會抓狂;認爲“我愛你”的隱語是“我愛你的身體”或“我愛你的錢”,而與心靈無關;認爲結婚是爲了降低生活成本和滿足身體或物質慾望。

阿暱:煩着呢,別理我!

都市裏那麼多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語氣表達了他們的冷漠和缺乏激情。全心投入地戀愛一場,這樣的衝動和激情,已經難以在一幫慨嘆“曾經滄海難爲水”的都市白領身上找到,只能在高中生、大一大二的小男生女生那裏看到一絲半縷。臉紅心跳茶飯不思翹首期盼含羞脈脈,種種情狀連在以愛情爲主題的青春偶像劇上都再難找到,反而是猜疑、任性、質問居多。

放棄愛情是愛無能的表現?

現實中的人們總有這樣那樣的託詞:工作壓力大、沒有時間、沒有車子、沒有房子、沒有銀子、很鬱悶、很煩躁、少跟我膩膩歪歪的……

溫柔小妖:孤獨的人是可恥的,但我別無選擇

(寂寞孤獨,沒有知心的人,只好對鏡再貼花黃,給自己一個媚笑。)

陽光刺得我不得不睜開眼時,牆上的鐘顯示已是上午10點鐘了。積聚了一週的疲憊隨着這一沉沉的深覺而煙消雲散,接下來的兩天是屬於我的,週末是我這樣的上班族的節日,我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的事了。那麼做什麼呢?在輕鬆的心境裏遍想種種玩意,卻發現都沒什麼意思。一個人,做什麼都是沒意思的。

一個人的生活已經很久了。上一次的戀愛結束後,我就一直是一個人,而那一場戀愛已是四年前的事了。我忽然間驚奇地發現,我在四年的時間裏竟然一直沒有戀愛過。四年的黃金戀愛季節,我怎麼就沒想過去愛一個人呢?

一瞬間赫然心驚,因爲我無比恐慌地發現--事實上,我是不能愛了,我沒人可愛了--遍數週遭,竟然沒有一個人是我願意死心塌地去愛的,沒有一個人是我可以一生一世不相厭的!再也不會爲了一個美麗的故事長吁短嘆,再也不會爲了一個好看的男孩子而在走廊上等候一天。好像過了那個容易動情的年紀,心態慢慢成熟起來,與人相處的時候,條件反射似地就會計較付出的多與少,再不願爲對方犧牲過多自我,因爲我會權衡每一分的付出有沒有回報。我渴望溫暖又害怕受傷,理性越來越多,感性越來越少。在斤斤計較中,真的很難再有全身心愛一個人的激情和衝動,在錙銖必較中,沒有了受傷害的故事,也沒有了相愛的能力。我成了一個自己原本蔑視的人,一個愛無能的人。

週末的日子,我無處可去,讓無聊的時間把自己弄得灰暗無比,心情壞得可以殺害自己的寵物,成了一個可恥的孤獨者。但爲了自保,除了孤獨,我似乎別無選擇。

矜婕:都市使我選擇自戀

(矜婕對阿暱說:“誰醉了?不信,你打開手電筒,看我順着光柱爬上去!”)

林立的水泥羣中,車流人流熙攘,可是真正關心你的人有幾個?人們要生活要生存,許多東西只能靠自己,這加深了個體的自戀傾向。自戀的人們愛自己永遠比別人多,一個只愛自己的人,對於所謂心上人,還能付出多少無私的愛?於是愛情只成爲生活的調劑品,需要點綴時雙方風花雪月一番,面對現實卻仍要苦苦考慮工作學習人際關係各個方位。一個滿的杯子裝不下更多水,一顆填滿事務的心沒有地方容下更多非物質的精神蜜泉。找一個伴侶,沒有太多思想空間去與他刻骨銘心,只能拿把尺量好他的各方面條件,硬件軟件合適了就來一場戀愛,不合適拉倒。

亞健康狀態在今日都市是一種普遍現象,頹廢與惰性已成爲當代人的主流心態。每日裏辛辛苦苦地工作學習下來,只想找個人好好愛自己,卻又哪裏想得到要去愛別人,也知道愛應是雙方的,但不要忘了自私同樣是人性的弱點。商品經濟社會,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唯物主義者明白物質主宰一切。情調?玫瑰鑽戒燭光晚餐浪漫麼?激情?呵呵,銀兩和精力燃燒殆盡後,以什麼在人海浮沉?

鹵素燈泡:愛無能的自白

(鹵素燈泡對揹包鼠說:小的初到碼頭,人生地不熟,萬事請多關照!)

我害怕跟任何女性建立親密的關係,我總是想逃。約會過的姑娘個個都好,可無論是22歲還是30歲的女子,她們焦灼期待的眼神裏向我要的都是同一樣東西:婚姻。我給不起,給不起就不能耽誤人家。

我最近約會的女友跟我棋逢對手。我們在愛情的深淵邊徘徊,窺視盤算,玩着“推手”,都希望對方先掉下去。 每次,當我一咬牙,想向前邁出一步時,血淋淋地被砍斷一隻手臂的感覺就撲面而來--誰先愛,誰先死。誰愛得越深,誰死得越慘。

Love is a such easy game to play.(愛情是一個多麼容易的遊戲!)年輕的時候我很自負,每次我都是制訂遊戲規則的人,每戰必勝。可是,現在我覺得,女人一認定目標就露出猙獰面目直奔主題,連調情都不想要了,我害怕。

LAPUTA:愛本無能


(LAPUTA對娘子說:我願意用一千萬年等待你初春暖陽般的綻顏一笑。)

我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在炒作“金錢至上”的時候,也炒作了“浪漫萬歲”。於是我們以爲愛情是“天地初開的玫瑰”,是“天空最美的星”,於是有了“天長地久的傳說”和“至死不渝的誓言”,可是,它卻從不教我們什麼是愛,怎麼去愛,怎麼去被愛?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訴我們,你們可以愛了。

我們被放到一個密封的容器,在愛情的眩暈中旋轉,用自己的方式去摸索愛和被愛,互相碰撞,彼此傷害,一身的傷痕只因爲我們從來都不懂愛,於是有人放棄,有人逃避,有人用重重的壁壘保護自己最後的期待。一次次受傷造就了感情冷漠的人,一道道傷痕纔有了成熟的人。最後我們成功了,我們被社會接納了,它在突然間給我們責任和愛的權利,可是這個時候,誰還會愛? #p#分頁標題

愛本無能,它從不能改變什麼,該改變的是人。

可可西里:“愛無能”同樣需要某種能力


(可可西里提着小竹籃,揹着小扁擔,沿街叫賣:“祖傳仙藥,包治百病,一帖就靈 !”)

不想承諾不願天長地久就是“愛無能”?我反對這種說法。愛情本來就是一種短期行爲,將它與婚姻掛鉤完全是一種小農經濟行爲,愛情本身就是一種感覺、一種衝動,它與柴米油鹽家長裏短的婚姻完全是兩碼事。

社會化的保障體系日趨完善,它給每一個人提供了更爲自由廣闊的空間。每個人都有權利保有更爲完整的自我,犧牲、遷就與現代精神是不相適應的。我身邊有一批不願意承諾一生,不願結婚的朋友,他們其實都是很不錯的人。他們被人稱爲“愛無能”。

他們能保有一種自由自在的狀態,可以隨意選擇自己生活的城市和生活的方式,這些人大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有較高的學歷和較高的收入,是一個生活能力比較強的羣體。“愛無能”是需要條件的,有能力生存的人才有能力選擇這樣一種生活狀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