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乘警堅守綠皮車18年:看着沿線的居民每天平安到家是我最大的幸福

本文已影響6.41K人 

在北京西部山區,有這麼一趟列車,平均15分鐘停靠一個車站,這趟綠皮火車也成了京冀晉三地山區百姓出行的“綠色公交”。在這趟綠皮火車上,有這麼一位乘警,54歲的他從警35年來,有18個年頭都與綠皮火車相伴。“高鐵需要乘警,綠皮車更需要乘警,看着沿線的居民每天平安到家,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乘警李傑這樣說。

“師傅,您醒一醒,你們是一起的嗎?看好自己的東西,手機放貼身的兜裏。”乘警李傑在車廂巡視檢查時叫醒了一位先生,叮囑他看管好放在桌子上的手機。

「身邊」冬冷夏熱煤灰爲伴 五旬老乘警堅守綠皮車18年

6437次旅客列車是北京西開往大澗的一趟綠皮火車,也是目前北京乘警支隊值乘環境最爲艱苦、速度最慢的一趟旅客列車。從北京出發後,6437次旅客列車沿着京原線一路向西,過橋鑽洞直達太行山深處。

19點02到燕山,19點12到良各莊,19點27到孤山口……6437次列車最大的特點就是停靠的站多,各站距離短,平均15分鐘左右就要停靠一個站點。而這15分鐘左右的小站區間,要是坐車或者步行,所需的時間則會成倍增長。因此,這趟綠皮車也被京冀晉三地山區的百姓親切地稱爲“綠色公交”。乘警李傑就是這趟“綠色公交”上的乘警,從警35年來,有18個年頭都與綠皮火車相伴,如今依然堅守在綠皮火車上,與它有着不解之緣。

頭頂旋轉的電風扇,呈直角的硬板椅子,向上擡起的車窗……登上這趟綠皮火車,有一種穿越的感覺。

如今高鐵領跑中國鐵路,乘坐綠皮火車就像是穿越時空。6437次旅客列車從北京西站開往大澗站全程7小時10分鐘,是一趟名副其實的慢車。17點45分,隨着綠皮火車列車緩緩駛離北京西站,乘警李傑的例行工作就開始了。他與列車長、檢車乘務長一起召開“三乘”碰頭會後,便開始巡視車廂了。

“在值乘當中,基本上就是一個小時一巡視,安全宣傳、發現問題、制止隱患等,少不了要多說幾句。就說在車廂裏吸菸吧,這是不行的,存在安全隱患。”李傑說。

「身邊」冬冷夏熱煤灰爲伴 五旬老乘警堅守綠皮車18年

由於6437次旅客列車車體老舊,密封條件差,冬天到大澗那裏得到零下25℃左右,夏天車廂室內溫度得有50多度,所以“冬冷夏熱難耐、四季煤灰爲伴”是這趟列車最真實的寫照。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李傑依然紮根在這個普通的崗位上,因爲他深知這是一份責任、也是一份擔當。

由於沿途停站多,李傑除了巡視宣傳外,還要下車與車站執勤民警辦理交接,一直忙得吃不上飯。由於沒有餐車,車上的工作人員都是自己準備飯菜。當天的晚飯是李傑從家帶來的,米飯和青蒜炒臘肉。端着飯盒,李傑來到車廂的鍋爐旁。利用簡易的蒸籠裝置,通過蒸汽把放到裏面的飯盒蒸熱。“冬天還好一點,夏天容易壞了,都得現做現帶”,李傑說。

雖說工作條件艱苦,但李傑卻十分樂觀。他說時間長了好像離不開它了似的。車再慢條件再不好也得有人走,走着走着就習慣了,就十多年過去了。也許再過個一年兩年,這綠皮車可能就成爲歷史了。

6437次列車沿途有好幾個景點,青龍湖、周口店、雲居寺、十渡、野三坡、百里峽、白石山,所以說這條鐵路也是名副其實的“人在畫中游”。

始發站北京西站出發後,6437列車上的旅客並不是很多,但令人稱奇的是,幾乎每個小站都有旅客上下車。次日0點55分,6437次旅客列車到達終點站大澗站。送走下車的最後一名旅客後,李傑開始了全列巡視檢查。

1點30分,檢查完的李傑在列車上短暫休息了三個多小時後,早晨5點他就開始準備返程回京的安保工作。20分鐘後,旅客們在車站職工手電筒的引導下開始進站乘車。開包檢查,上車前的安檢工作,李傑一點都不馬虎。

就是這樣,李傑始終以一顆平常心、敬業心,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守護着綠皮火車的安寧。

北京晨報記者 何欣 文並攝

(原標題:「身邊」冬冷夏熱煤灰爲伴 五旬老乘警堅守綠皮車18年)

隨着鐵路交通的發展,承載幾代人記憶的綠皮車正在漸行漸遠。4月16日,全國鐵路施行新的列車運行圖,天津至涉縣4481/2次綠皮車提速並升級爲空調車,引發網友集體懷舊。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記憶中的綠皮車?記者從北京鐵路局瞭解到,北京始發終到的綠皮車目前有5對。曾經,它們是鐵路客運主力,見證了京津冀三地人們生活的變遷。如今,它們承載着懷舊與溫暖,帶着我們放慢腳步,品味不一樣的京津冀生活圈。

老乘警堅守綠皮車18年:看着沿線的居民每天平安到家是我最大的幸福

北京始發終到的綠皮車有五對,行駛在北京和天津、河北之間。

4月14日早晨,4481次老式普快駛出天津站。這是4481次列車的最後一次開行,與往常相比,旅客量明顯增多,能容納1000多人的車廂,在起點站就上了五六百名乘客。許多天津的車迷購買了車票,體驗這趟綠皮車的最後一趟旅程。老家在邯鄲的林女士接受城市快報記者採訪時說,她在天津上大學時乘4481次回家,畢業後留在天津工作,“我坐這趟車十幾年了,對它有感情,這是最後一次乘坐綠皮車了。”車上有不少林女士這樣的老乘客滿懷感慨,這趟運營了21年的綠皮車,承載了他們的光陰故事。

715公里之外,河北涉縣,與4481次對開的4482次從這裏出發。和列車朝夕相處的乘務人員,有着更難以割捨的情愫。燕趙都市報記者的鏡頭裏,年輕的列車長劉妍淚水潸然。58歲的列車員張金嶺說起綠皮車上的苦與樂:“最難過的是夏天,車廂裏達到45攝氏度,座席都是燙的,我們只能站着工作。在我眼裏它是共患難的老夥計。老夥計要退役了,心裏那個難受勁兒就甭提了!”

4481/2次退役後更換爲空調車,並沿途增加黎城和潞城站停靠。同時升級的還包括,在石太線上運行的石家莊北——陽泉4465/6次、陽泉——臨西4464/1、4462/3次,也更換爲空調列車。

新一輪調整後,北京鐵路局現運行的綠皮車減爲9對,其中北京始發終到列車仍有5對。

由張家口車務段擔當的張家口——北京4415/6次列車,是該段現在唯一的一趟進京綠皮車。

每個週末,在京務工做保潔的王女士都會乘坐這趟車回家。4月21日週五下午兩點多,她像往常一樣找了個靠窗的位子。“這趟車車票便宜,才幾塊錢,而且比公交方便多了,坐着舒坦,不擠,也不會堵車。六點多到官廳西站,回家正好。”她說,在城裏打工三年多,每週五跟同村的人一起乘這趟車回家,週日再坐4416次返程。

在隔壁車廂,做圖書生意的劉強扛着六七十斤重的行李上了車,裏面是他帶到河北宣化賣的書和畫冊。跟他一起上車的還有兩個東北老鄉,其中75歲的劉老漢也揹着半人多高的口袋,漁具塞得滿滿當當。他們結伴去宣化的市場擺攤兒六七年了,每週五乘坐這趟車,下午兩點多出發,晚上七點多到宣化,週六、週日接連兩天都有集市。六七年裏,每週都來“報到”,他們成了鐵桿乘客,“要是沒這趟車就麻煩了,不說別的,就這些行李,要擱別的車肯定不行。”

“北京站上車的有不少是在京務工週末回家的,也有去門頭溝釣魚的、到珠窩玩漂流的、去宣化趕集的,沙嶺子那一站有個農專,學生比較多……”41歲的列車長馬強在這趟線跑了10年,每個站點的情況早已爛熟於心,跟很多乘客也成了老熟人,“車票便宜”“站點多,方便”是大家的普遍評價。列車沿途停靠13站,176公里,全程票價14.5元,平均一公里不到一毛錢。“一到假期,旅客量明顯增多,尤其是春運期間,還要加掛兩節車廂。”馬強說,除了價格因素,幾乎站站停靠的火車,豐沙線上僅此一列,也是這趟車受到旅客和沿途百姓歡迎的原因。

通州西開往承德的6419次列車, 每到節假日人氣火爆。昨天早晨7點多,候車廳已經聚集了五六十名旅客。拎着購物袋、拖着小拉車的大爺大媽,興致勃勃地商量着這次趕集買點兒什麼。昨天農曆三月二十七,農曆逢二、逢七是河北興隆縣六道河子趕大集的日子,也是6419次列車迎來“購物團”的時候。

列車8點05分出發,半小時後到達順義站。這一站上了70多人,幾乎都是去六道河子趕集的。列車長鄒國利說:“今天還不算多,春節前那會兒去六道河子買年貨的有四五百人,車廂沒座位了,我們把30多個列車辦公席全讓出來,給老人休息。”

6419次列車作爲“購物車”火起來,是在最近幾年。興隆當地人講,前些年週末乘車來的大多是驢友,他們發現了這個集市。後來消息傳開了,特意去趕集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住在順義的老人。坐這趟綠皮車往返很方便,中午11點到,溜達十多分鐘就到集市,下午2點多有返程的6420次列車,時間很合適。

六道河子是早集,11點半左右,賣日用品的已經陸續撤攤兒,山貨、土特產的攤位還在——在趕集的旅客當中,核桃等山貨最受歡迎。從順義來的李大爺買了十多斤核桃,市裏十多塊一斤的核桃,這兒只要七八塊,“這兒東西便宜。一來一回,車票才十多塊,週末沒事兒就逛逛。”

6419/20次列車,這趟幾乎站站都停的老綠皮車煥發出新活力,變成了北京人趕往山區採辦山貨、農家土特產的“購物車”,同時也是沿線百姓脫貧致富的“小康車”。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