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爲什麼寫女誡 班昭的女誡戕害中國女性兩千年

本文已影響8.09K人 

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女子的地位極低,自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被教育要遵循三從四德,成爲男人的依附品。很多人把這一切歸咎於東漢時期的一位女史學家的身上,她就是班昭,一篇《女誡》戕害中國女性兩千年。班昭爲什麼寫女誡?班昭的這種行爲害了中國女性嗎?下面本站的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吧!

班昭爲什麼寫女誡 班昭的女誡戕害中國女性兩千年

班昭爲什麼些女誡

她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極高的傑出女性,自幼熟讀儒家經典和史書,又掌握了豐富的天文、歷史、地理等知識,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班昭在七十歲高齡的情況下,寫出了《女誡》。

《女誡》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七篇,本是用來教導班家女兒的私家教科書,誰知卻得到京城世家卻爭相傳抄,不久之後便風行全國各地。《女誡》在壓抑婦女思想方面是最徹底的,因爲這是女性自己宣揚的,影響非常大,可以說班昭的《女誡》影響了中國女性兩千年。

它鼓勵女性凡事逆來順受,一切以謙順爲主,凡事應多加忍耐,這極大地禁錮了女性的思想與自由。因爲《女誡》得到了最高統治者的欣賞和班昭學生的推崇,所以得到了廣泛傳播,影響也極其深遠。它讓女性在骨子裏認爲,女人天生就是男人的奴僕,它甚至“唆使”女性以極端的行爲來證明自己的忠誠與堅貞。同時,女人還是家庭的奴隸,卑弱、敬順、專一、曲從是女性的代名詞。

就這樣,《女誡》一點點摧毀了女性的自信心,把女性排擠出社會的大舞臺,最終淪爲男人手中蒼白的玩偶。

班昭是歷史罪人嗎?怎麼評價她?

班昭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才女,是東漢女史學家、文學家,還是位政治家。而她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是她所寫的《女誡》一書。

班昭爲什麼寫女誡 班昭的女誡戕害中國女性兩千年 第2張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是東漢扶風安陵也就是現在的咸陽市人,生於公元前49年,死於公元120年。班昭身世顯赫,祖父是廣平太守班稚,他的父親班彪是當時有名的史學和儒學大師;大哥班固,是《漢書》的主要作者,我國繼司馬遷之後又一傑出的史學家和文學家;二哥班超,是一個投筆從戎的志士,兩次出使西域,是打通“絲綢之路”的赫赫功臣。在父兄的影響和鼓勵下,班昭從童年開始就熟讀儒家經典和史書,長大後,又掌握了豐富的天文、歷史、地理等知識,是班氏家族中博學多才的才女。

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宮,教授皇后及諸貴人誦讀經史,在宮中被尊稱爲老師。

班昭14歲嫁給同郡曹世叔爲妻,所以人們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

以個性而論,曹世叔活潑外向,班昭則溫柔細膩,夫妻兩人頗能相互遷就,生活得十分美滿,後來生了一個兒子。但好景不長,不久丈夫就病故了,她便早早開始守寡,以後也不曾再嫁,在感情上就一直孤單着。班昭的個人生活是相當不幸的。

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現在幫她的哥哥班固修《前漢書》,其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這兩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長班固死後獨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謙遜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另一個兄長班超,我們現在常用的兩個成語“投筆從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的口語演化而成的。

班昭爲什麼寫女誡 班昭的女誡戕害中國女性兩千年 第3張

班昭的文采還表現在她寫的《女戒》七篇上。《七戒》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七章。本是用來教導班家女兒的私家教課書,不料京城世家卻爭相傳抄,不久之後便風行全國各地。

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詩經·小雅》中的說法:“生男曰弄漳,生女曰弄瓦。”以爲女性生來就不能與男性相提並論,必須“晚寢早作,勿憚夙夜;執務和事,不辭劇易。”才能克盡本份。

在“夫婦”篇中,認爲丈夫比天還大,還須敬謹服侍,“婦不賢則無以事夫,婦不事夫則義理墜廢,若要維持義理之不墜,必須使女性明析義理。”在“敬慎”篇中,主張“男子以剛強爲貴,女子以柔弱爲美,無論是非曲直,女子應當無條件地順從丈夫。”一剛一柔,才能並濟,也才能永保夫婦之義。

在“婦行”篇中,訂定了婦女四種行爲標準:“貞靜清閒,行己有恥:是爲婦德;不瞎說霸道,擇辭而言,適時而止,是爲婦言;穿戴齊整,身不垢辱,是爲婦容;專心紡織,不苟言笑,烹調美食,款待嘉賓,是爲婦工。”婦女備此德、言、容、工四行,方不致失禮。

在“專心”篇中,強調“貞女不嫁二夫”,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卻絕對不可以再嫁,在她的心目中下堂求去,簡直是不可恩議的悖理行爲,事夫要“專心正色,耳無淫聲,目不斜視。”

在“曲從”篇中,教導婦女要善事男方的父母,逆來順受,一切以謙順爲主,凡事應多加忍耐,以至於曲意順從的地步。

在“叔妹”篇中,說明與丈夫兄弟姐妹相處之道,端在事事識人體、明大義,即是受氣蒙冤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萬萬不可一意孤行,而失去彼此之間的和睦氣氛。呵呵,原來並非是男人在殘害女性喲,是女人自己搞出來的。

班昭爲什麼寫女誡 班昭的女誡戕害中國女性兩千年 第4張

但不管怎麼說,班昭是位史學家,也是位文學家,在鄧太后理政時還參與國事,因此還是位政治家。

班昭71歲的時候去世,鄧太后爲她素服舉哀。此後出現了《女史箴》、《女則》、《女孝經》、《女論語》、《內訓》、《閨範》、《女學》等一系列的跟風之作,但都再也達不到《女誡》這樣的高度了。

班昭自己有所寄託,清心寡慾,沒問題;可是,《女誡》倡導的“三從四德”,“生男如狼,猶恐其尪;生女如鼠,猶恐其虎”,“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義”,“清閒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等卻把後面兩千年的女人都搞得像進修道院一樣的嚴肅,極大地禁錮了女性的思想和自由。有人說,中國封建社會一整套的封建道德將中國無數婦女打入無底深淵,婦女無獨立人格,成爲男人的依附品。

她們從精神到肉體都被弄得畸形了,不僅對着這些封建禮教躬身實踐,而且積極參加對女性自己的奴化教育。最爲著名的莫過於班昭,她所寫的《女誡》一書,是中國婦女的行爲準則,影響了中國歷史幾千年。如此看來班昭不僅是個受害者,而且還真是一大歷史罪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