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專家質疑東莞醫改未觸及核心利益

本文已影響1.78W人 

廣東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顧問、東莞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特別顧問李玲:希望東莞創造醫改奇蹟

北大專家質疑東莞醫改未觸及核心利益

東莞時間網訊 昨日下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顧問李玲教授爲參會人員作了題爲“新醫改和公立醫院改革”的專題報告。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毓全代表市政府向李玲頒發了聘書,聘請李玲爲我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特別顧問。

提醒

不能把錢都投到醫院裏

推行醫改,是否等同於政府加大對醫院的投入?李玲對此進行了批駁,她認爲,一個合理的醫療衛生體系,應該包括醫療服務、公共服務、籌資渠道、監督管理機制、藥品器材供給和人才培養六個部分,“推行醫改的目的,使市民無病時防病,有病時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而且要實現醫療保險全覆蓋,還要建立籌資體系,強化公益性,不能只是增加對醫院投入,導致醫生濫開藥。此外,每個病人的醫療成本不能太高,否則會轉嫁社會成本。”

李玲建議,東莞的醫改方向應是人人享有健康、平時能夠預防疾病,保健康纔是醫改的正確方向。

隱憂

藥品降價未觸及核心

李玲認爲:“東莞的醫改,尤其是在公共服務領域,已經走在全國前面,很多條件早就達標了。”但以後能否把藥費再降一些?仍然遭到李玲質疑,“因爲藥品從生產到流通再到使用的利益鏈,仍然沒有鬆動。按照目前的‘潛規則’,醫院拿到藥品,最多隻能加成15%,但在配送和流通環節,部分藥品的利潤可以高達300%。我們只是動了15%的部分,但是300%的利益都沒有動,因此降價效果不會明顯。”部分地區已經嘗試藥品集中配送,可以再降低30%的費用,李玲認爲,這值得東莞借鑑。

關鍵

推行公立醫院改革仍是方向

從2009年開始,全國各地都在推醫改,去年是中央和地方財政投資醫療衛生領域最多的一年,達到4000億元,比2008年多1300億元,但遺憾的是,普通市民還是沒有得到實惠。

“爲什麼效果不明顯?主要毛病出在監督管理體系上。”李玲透露,在籌資體系上,去年財政投入非常大,但是服務提供方,也就是公立醫院如何改革,卻遲遲沒有方案出臺。而公立醫院改革,將是整個醫改的關鍵環節。李玲說,全世界都在辦公立醫院,醫療是市場失靈的體系,必須依靠公立性,強調公益性,因此公立醫院是最能體現公益性的機構。李玲稱,公立醫院改革,不能只試點一個醫院,而應成批成片,綜合啓動醫改。

期待

希望出“東莞醫改奇蹟”

李玲建議,東莞應該從保障人民健康的角度來設計醫改政策,“人人都想到好醫院看病,所以從保健康角度來看,看病貴看病難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關鍵是控制成本,進行費用控制,提高資金使用率,明確改革目標,做到事前有規劃,事中有監督、事後有考覈。”

下一步,東莞應該做好醫療資源普查,李玲稱,東莞目前醫療資源存在過剩現象,總的醫療資源相對充裕,如何更好配置資源,需要政府謹慎考慮。而且,醫改要形成穩定的投入機制,不能今年有錢就投,明年沒錢就不投。

李玲表示,東莞醫改恰逢天時地利人和,“在改革開放的前30年,東莞已經創造了一個奇蹟,希望東莞可以利用自身優勢,爲全民提供終身健康的維護,再創一個東莞醫改奇蹟,爲中國下一步醫改探索新道路。”(鄭俊彥)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