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公立婦嬰醫院推五星級產房 一天費用3000元

本文已影響2.07W人 

廣州一公立婦嬰醫院推五星級產房 一天費用3000元

據報道,不久前,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婦嬰醫院推出了“五星級產房服務”,入住這種套房的孕產婦,不但可以享受到酒店一般舒適的環境,還可以享受“隨便點醫生”、24小時陪護服務。但這樣的“五星級”產房價格不菲,入住這種套房一天的費用是3000元。

一方面,在公立醫院尤其是三甲醫院,患者常常感嘆“排隊3小時看病3分鐘”,而另一方面,則是類似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這樣的公立醫院,推出價格不菲的“特需服務”。公立醫院應不應該設立特需服務?在“公立醫院迴歸公益”日益強烈的呼聲中,特需服務又該怎樣退出公立醫院?

工作人員:這是BB牀、還有寶寶游泳的地方。

患者:那先生可以來陪的麼?

工作人員:我們這裏是可以留家屬的,我們的獨立單房都是這樣的。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婦嬰醫院11層,是這家廣州市新生兒接診量最多的公立醫院最新爲產婦們預備的特需病房。整個樓層一共十個房間。房間內除了病牀和嬰兒牀外,衣櫃、沙發、電視甚至嬰兒游泳池一應俱全。

護士:這是一張牀,拉出來就是牀。

患者:家屬陪的時間段是幾點到幾點?

護士:沒限制,一天24小時都可以

家屬:那跟普通的病房有什麼區別?

護士:普通的病房都是單房三個人住,家屬有時間規定,醫生查房你就要出去。

這些特需病房便是婦嬰醫院最近對外宣傳的“五星級產房”。當然,要做到“五星級”,並不僅僅是堪比高檔酒店的硬件設施。醫院的工作人員介紹,入住特需病房的產婦,還會享受包括助產師、麻醉師、兒科醫生在內的“N對1”醫療團隊提供服務。全程下來,加上後勤人員大約有30多人圍着1個產婦轉。

工作人員:它這裏都是主治醫生來查房,不是實習生或者低年紀的醫生,這裏還有手動的乳房按摩,下面全部都沒有的,他們(指普通病房)沒有做到,因爲人手也不夠。

這樣的“五星級”服務,也意味着患者要擔負昂貴的費用。單間的費用每天2100元,而入住套房則需要每天支付3000元的房費。類似婦嬰醫院,國內不少公立醫院都曾推出面向高端,價格不菲的“特需醫療服務”。然而,佔據着公立醫院最優質的資源,卻僅僅爲少部分人服務,公立醫院設立的特需醫療一直備受質疑。

北京市醫師協會副會長許朔:公立醫院還要回歸公益性,確實這部分,特需就佔據了一些醫療資源,因爲他都是單人單間嘛,甚至是套間。如果換成普通的病房,能夠收多一點的病人,對公立醫院辦特需這樣的指責我覺得也有道理。

實際上,廣東省正處於討論階段的《關於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實施意見(草案)》中曾明確提出,禁止公立醫院增設高級病房等豪華醫療場所。但作爲公立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婦嬰醫院今年卻還是增設了10個牀位的特需病房。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婦產科主任何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婦嬰醫院目前共有180個牀位,僅有10張牀位用於高端產房,並沒有超過國家提出的公立醫院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不得超過“10%”的上限。

除了婦嬰醫院,各地的公立醫院提供高端特需醫療服務愈演愈烈。幾乎所有的三甲醫院和大部分二甲醫院都開設了特需服務,很多公立醫院甚至通過買樓、自建、騰挪等方式在醫院裏組建“特區”。在北京市醫師協會副會長許朔看來,公立醫院熱衷提供特需服務,有現實的考量:

許朔:國家現在說藥品15%的差價取消了,取消了之後誰給補啊?沒有補償啊,所以醫院裏頭,像我們這樣的醫院,國家一年給我們的錢好了也就是10%左右,比如說我們要是一年達到20個億的話,國家纔給我們兩億,那些錢都要靠醫院自己去掙啊。

早在四年前,原衛生部等五部委發佈《關於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時就提出,“應控制公立醫院特需服務規模,公立醫院提供特需服務不超過全部醫療服務的10%。”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相關負責人也曾表示,辦“特需服務”的前提是保證普通病房的醫療質量。

在公立醫院的醫療資源緊缺的情況下,普通病房的醫療質量能否優先保證?新一輪的醫改,“讓公立醫院迴歸公益性”的呼聲日益強烈,特需服務能夠順利退出公立醫院麼?接着來聽記者的報道。

許朔,是北京最早參與嘗試特需醫療建設的醫療人員之一。對於公立醫院醫療資源日益不均衡的狀況,他深有體會。許朔強調,關於特需服務的爭議,反對的並不是特需服務本身,而是特需服務設在了哪裏?

許朔:普通醫療,也就是基本醫療應該由政府來解決,像這種特需醫療應該由市場來解決,所以我覺得我們的特需醫療應該慢慢的由市場來解決,所以現在國家也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辦一些盈利性醫院啊,包括非盈利性醫院,都在做這件事。

但特需醫療是否能夠從公立醫院全身而退,所面臨的問題並不只是“釐清歸屬”這一句便能講清。

在包括許朔在內的不少一線醫務人員看來,特需服務面臨的困境,一定程度上,也是目前新一輪的醫改所面臨的難題。由於缺乏配套政策支持,原本應該承接特需服務的民營醫院發展緩慢。而民營醫院的發展除了依賴社會資本的投入,更急需高端專業人才,但這些目前又面臨多點執業尚未放開,人事制度有待改革等多重壁壘。

許朔:原來我們覺得應該三五年,現在看來,隨着社會資本進入的政策還不配套,醫生這個醫改的核心,醫生從單位人到社會人的改革推進的太慢了。另外多點執業也推行的不好。

從1997年公立醫院開設特需服務至今,回顧特需服務在公立醫院這十幾年間的發展,許朔感嘆,最終在公立醫院中取消特需服務,實現“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