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流產 看明朝女醫談允賢怎麼治

本文已影響1.87W人 

習慣性流產 看明朝女醫談允賢怎麼治

習慣性流產,是婦產科常見的疾病。近些年來,習慣性流產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給不少病人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患者經歷過流產後,往往四處求醫,尋求中醫、西醫的幫助。但是本病治療上確實有比較大的難度,不少病人多次保胎都難以成功。中醫藥在幾千年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保胎經驗,不少經驗都值得我們今天學習。

最近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女醫明妃傳》中的女主角談允賢是明代著名女醫家,是我國古代四大女名醫之一,有着豐富的臨牀經驗,其所著《女醫雜言》包括了她三十一個醫案,其中就有治療習慣性流產的醫案,對習慣性流產的治療有一定參考啓發意義。

談允賢曾經治療過一名二十六七歲的青年婦女,每次一懷上胎兒後,不久就會流產,總共流產了六胎,服用了很多藥物都保不住胎兒。談允賢爲患者診治,發現這名婦女性情抑鬱、容易發怒,而且不愛說話。於是認爲是肝氣鬱結、鬱火內動、擾動胎元,從而導致流產的緣故。談允賢採用了紫蘇安胎飲,又用紫蘇湯送服白朮、黃芩粉末,安固了患者胎元,這名青年婦女才順利產下了一名女嬰。

談允賢的醫案中所使用的方藥是元代名醫朱丹溪的方子。朱丹溪善於運用紫蘇、白朮、黃芩等品安胎,頗有心法,對後世影響極大。談允賢此案選用黃芩、白朮、蘇葉等品安胎保胎,是對丹溪安胎心法的繼承與發揮。

黃芩、白朮、紫蘇都是古代常用的安胎保胎藥。

黃芩苦寒,得白朮能安胎。金代名醫張元素認爲黃芩有九大功效,第九便是安胎。元代朱丹溪則認爲“黃芩、白朮乃安胎聖藥,俗以黃芩爲寒而不敢用,蓋不知胎孕宜清熱涼血,血不妄行,乃能養胎”。自丹溪所論後,後世醫家多以“黃芩同白朮,爲安胎清熱聖藥”。

白朮一味,張元素亦認爲其有九大功效,第九也是可以安胎。因此,白朮與黃芩爲前人同視爲安胎聖藥。

紫蘇也是常用安胎藥,同時又可舒暢肝氣。

談允賢所治此案病人肝氣鬱結、鬱火內動、擾動胎元,以紫蘇疏肝解鬱、和中安胎,正爲合拍。總言之,談允賢此案以紫蘇湯調服白朮、黃芩末保胎,非常巧妙。

談允賢這個醫案是一個值得學習和思考的成功醫案。但臨牀安胎、保胎,尚須辨證論治,才能取得效果。即便是前人所讚譽的“安胎聖藥”白朮、黃芩,若不加辨證濫用,也不能成功保胎。清代名醫陳修園便有此方面的體會。陳修園的夫人連續懷胎即墮,陳修園這樣一位大名醫先是“迷信”丹溪“白朮、黃芩爲安胎聖藥”,連用白朮、黃芩爲妻保胎,但卻連墮胎五次,才懷疑涼藥能墮胎,後力排族中耆老衆議,毅然用四物湯加鹿角膠、補骨脂、續斷而胎安,始保胎成功。

因此,保胎藥有寒有熱,應該根據病因病機,辨證論治而選用。若病人體質偏虛偏寒,則宜用溫補,若誤用黃芩,自然如飲鴆毒;若病人若談允賢此案,肝鬱有熱,則黃芩、白朮自爲安胎聖藥。因此,安胎也應遵從仲景之語“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如此方能取得療效。

古代在保胎方面,的確經驗積累十分豐富,早在張仲景《金匱要略》中即有膠艾湯,唐孫思邈先生有千金保孕丸,近代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有壽胎丸。明代張介賓對此病治法總結得較好,《景嶽全書·婦人規》說:“凡妊娠之數見墮胎者,必以氣脈虧損而然……凡胎孕不固,無非氣血損傷之病,蓋氣虛則提攝不固,血虛則灌溉不周,所以多致小產。故善保胎者,必當專顧血虛,宜以胎元飲(人蔘、當歸、杜仲、芍藥、熟地、白朮、炙甘草、陳皮)爲主而加減用之,其次則芍藥芎歸湯,再次則泰山磐石散或千金保孕丸,皆有奪造化之功,所當酌用也。又凡胎熱者血易動,血動者胎不安,故墮於內熱而虛者亦常有之。若脾氣虛而血熱者,宜四聖散;肝腎虛而血熱者,宜涼胎飲;肝脾虛而血熱者,宜固胎煎。”

另外,談允賢這一例病案中,患者連續流產六胎,談允賢認爲與患者的性情有一定關係。患者性情抑鬱、容易發怒,而且不愛說話。這樣容易發生肝鬱化火,不利於胎元的穩固。因此,這也說明了孕婦在懷孕以後,應該要心情舒暢,舒緩情緒,避免生氣煩惱,一定要有一個良好平和的心態。

中醫防流產食療方

阿膠粳米粥

配方

阿膠30克,粳米50克。

製作

去阿膠搗碎炒黃爲末,粳米煮成稀粥,臨熟時加入阿膠攪勻。

用法

晨起及臨睡前服用1劑,可持續服用。

功效

養血止血,補腎安胎。

主治

用於妊娠因營血不足所致胎動不安或胎漏下血。

北芪燉鱸魚

配方

黃芪50克,鱸魚500克,生薑、蔥、醋、食鹽、料酒等適量。

製作

將鱸魚去鱗、鰓及內臟,洗乾淨。黃芪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同魚共放進鍋內。

加入蔥、姜、醋、食鹽、料酒、適量的水。將過至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燉熬至熟即成,可加少許味精。

用法

每天吃飯前食用,可多次食用。

功效

益氣填精,健脾利水。

主治

妊娠胎動不安,小腹下墜,氣短懶言,或伴四肢水腫者。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