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喝酸奶發現蒼蠅索賠償 廠家稱需爲蒼蠅屍檢

本文已影響2.74W人 

    消費者從酸奶中喝出蒼蠅,光明乳業工作人員稱不可能,並要求消費者找機構對蒼蠅進行“屍檢”來判定它的死亡時間。但由於不存在所謂“蒼蠅檢驗機構”,事件陷入僵局。

女子喝酸奶發現蒼蠅索賠償 廠家稱需爲蒼蠅屍檢

記者調查發現,類似在飲食中吃到蒼蠅甚至蟑螂事件在生活中時常發生,而證據的難以獲得常常使事情成爲解不開的“懸案”。那麼消費者到底該如何維權,企業商家又該如何對待消費者的這類投訴?

吃出蒼蠅 光明乳業要求“屍檢”

最近,愛喝酸奶的杭州市民趙麗(化名)遇到了件鬧心的事,她與同事一起在辦公室喝光明酸奶,自己竟然從酸奶中吸出一隻蒼蠅。這讓趙麗難以接受,認爲光明這樣的大品牌不該犯此類低級錯誤,於是立刻給光明乳業杭州客服打了投訴電話。

事發第二天,光明乳業杭州分公司派出一位王姓工作人員到趙麗所在公司,對方在查看牛奶外包裝、吸管和蒼蠅後表示,蒼蠅是趙麗在食用過程中飛進包裝盒的,理由是生產中進入的蒼蠅不可能是整隻的,只能是粉碎性的,因爲酸奶生產過程中需要攪拌。

趙麗和同事聽到這樣的解釋很憤怒,“酸奶外包裝沒有破損,而且我們是用吸管從下往上喝的,這麼大的蒼蠅根本沒辦法鑽進去。”

最後工作人員表示,讓趙麗拿蒼蠅去做個“屍檢”,稱只要確定了蒼蠅的死亡時間就能判斷蒼蠅是何時進入牛奶的。

聽到這樣的解釋,趙麗很無奈,不願多事的她想不了了之,而她愛打抱不平的同事王芳(化名)執意要給蒼蠅做“屍檢”,但找遍杭州都沒有找到一家能夠做檢驗的機構。“他們的態度很差,並且稱生產過程中絕對不可能有蒼蠅進去。我們消費者其實就是要一句道歉,可光明讓我們失望了。”爲此王芳還向杭州市下城區消費者協會投訴。

記者隨後聯繫到了該王姓工作人員,他表示不願對該事件多做解釋,稱公司會出面澄清。而光明乳業上海總部公關部門一位對該事件負責的張姓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正在做相關調查,還沒有結果,但是她承認,讓消費者對蒼蠅進行“屍檢”的做法不妥。

光明乳業新聞發言人龔妍奇迴應表示,公司非常重視這件事,正在進一步調查,並稱光明相關生產線是全封閉運作的,呼籲社會理智對待此事。

“蒼蠅”之爭 消費者的無解難題?

浙江大學昆蟲科學研究所教授陳學新表示,浙江省沒有一個機構能夠對一隻蒼蠅進行“屍檢”。“我們只能從蒼蠅的腐爛程度大概辨別它是剛死的,還是已經死了已經很久,而且蒼蠅這類昆蟲腐爛很快,無從知道它具體是哪天死的,所以對這一事件無法做出科學判斷。”

事實上,“光明事件”並非個案,記者從杭州市下城區消費者協會了解到,近年來時有發生消費者從乳品、飲料中吃出蒼蠅的事件,投訴從飯店吃出蒼蠅甚至蟑螂的則更多,其中被投訴的不乏知名企業。但卻很少有消費者維權成功,最好的情況便是從商家獲得一定同類商品的“精神補償”,幾乎沒有企業承認生產過程中存在衛生隱患。

在專家們看來,在類似事件中消費者維權有幾大困難:

一是金額偏小,只能“一算了之”。不少消費者都對記者反映,如果遇到類似事件,自己可能不會花很大精力維權,“畢竟涉及金額較小,也沒有那麼多精力去折騰。”

二是證據難保存,法律上“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讓消費者在此類事件中處於弱勢地位。“一般事情都是不了了之,消協只能從中進行一些調解,因爲證據很難獲得。”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消費者協會副祕書長國平說。

浙江浙杭律師事務所律師姜海斌表示,這類事件的確很難判斷,要消費者出示證據尤其不公平。“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消費者不可能對證據的保留和維護做準備,蒼蠅、蟑螂這些小昆蟲又極易腐爛,加上沒有機構可以對這些證據做檢驗,商家完全可以稱小昆蟲是在消費者食用過程中進入的,甚至認爲是消費者故意放入敲詐商家。”

缺乏信任 維權“死結”何時能解

專家認爲,這件事情也體現出一個消費者維權的“死結”。“不是所有權利都能得到應有的保護,也不是所有問題都一定得以解決。”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春彥表示,這些事件很難從客觀事實轉化爲法律事實,從法理上講商家的確可以假定消費者有特殊企圖;而舉證責任倒置制度對於上述消費者維權事件,實現起來很有難度。

記者查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後發現,一些高度危險作業、建築物脫落等高風險行業或法律事件採用的是舉證責任倒置制度,即由生產商負責舉證產品質量安全或免責事由。

劉春彥表示,對於消費者而言,遇到此類事件,應該首先做到證據封存、證人記錄、實物拍照等工作,並第一時間聯繫商家,“如果找到第三方封存證據,去法院進行民事訴訟,法院可以指定一個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專家認爲,在此類事件中,商家和消費者之間互相都缺乏最基本的信任。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春泉表示,如果商家和消費者這種互相不信任的心態一直持續,即使是提交了各種證據,商家仍然可以找到理由去質疑。他呼籲,遇到類似事件,商家和消費者應給予對方最起碼的信任,否則維權和問題的解決將永遠是一個“死結”。

來源: 新華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